这年头足球游戏这么多,凭啥十年前的《实况足球2013》还在被老玩家念叨?新手刚入坑该不会被那些复杂的键位吓跑吧?今儿咱们就掰扯掰扯这个经典老游戏到底香不香——从捏着手柄手抖的小白到能玩出花式过人的老司机,中间隔着多少隐藏技巧?
沉浸感怎么来的?
Q:这老游戏画面现在还能看吗?
这么说吧,虽然比不上现在的4K画质,但当年科乐美把球员微表情都做绝了。C罗带球时咬嘴唇的小动作,梅西突破时皱眉的微表情,就跟看现场直播似的。更绝的是物理碰撞系统,两个球员抢球时衣服褶皱都会实时变化,这种细节现在好多新作都懒得做。
游戏里有套全控制操作系统,简单说就是你按键的力度决定动作幅度。比如短传轻按X键是贴地直塞,长按就变成高空挑传。刚开始可能觉得别扭,但习惯后就像真的在踢球——想传哪就传哪,全凭手感。
操作到底难不难?
Q:新手会不会被键位劝退?
给你看组数据就懂了:
操作类型 | 基础键位 | 高阶组合键 |
---|---|---|
短传 | X | X+RT急停变向 |
射门 | B | LT+B吊射 |
过人 | RT+右摇杆 | RT+左摇杆假动作 |
刚开始记不住很正常,但游戏内置的训练模式简直像驾校教练——先教你直线带球,再练直角转弯,最后才教漂移过弯。有个冷知识:完成全部训练能解锁隐藏球鞋,属性加成能让菜鸟秒变大神。
说到这不得不提灵活运球系统,右摇杆往前推是脚背趟球,斜着推就成了外脚背变向。有次我用这招晃过三个防守球员,电脑AI气得直接铲球犯规,裁判还给了红牌!
单机模式能玩多久?
Q:不联网是不是很快就腻了?
这么说吧,光是绿茵传奇模式就够肝三个月。创建球员时得选惯用脚——左撇子在左边路有隐藏加成,右撇子更适合内切射门。有个骚操作:把身高调到1米9以上,头球成功率直接翻倍,但带球速度会变慢。
大师联赛更是个深坑,买卖球员像炒股。有次我花200万买了个17岁小将,练了三个赛季转手卖800万,比现实足坛还刺激。转会谈判失败时,游戏会明确告诉你是因为薪资谈不拢,还是球员看不上球队战绩。
跟FIFA比谁更香?
Q:都说实况2013吊打同年FIFA?
咱们拿数据说话:
对比项 | 实况2013 | FIFA13 |
---|---|---|
球员惯性 | 转身有0.5秒延迟 | 即停即转 |
战术深度 | 32种预设战术 | 18种基础战术 |
物理碰撞 | 衣服褶皱实时变化 | 固定动画 |
门将AI | 会预判射门角度 | 经常目送进球 |
老玩家都知道,实况的防守反击做得更真实。对方大举压上时,一个长传打身后就能形成单刀。而FIFA那年的防守AI跟木桩似的,后卫总站在原地等球。
小编叨逼叨
要我评价的话,这游戏就像陈年茅台——刚入口可能呛嗓子,但越品越有味道。现在的新作动不动就搞什么抽卡氪金,反倒不如十年前这种纯粹踢球的快乐。前两天重新开档玩绿茵传奇,看着自己创建的小球员从替补席混到队长,那种养成成就感比现在手游刷排行榜实在多了。唯一想吐槽的是裁判尺度——明明电脑铲人那么凶,我稍微碰下对手就吃黄牌,这判罚标准怕是跟某足协学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