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德太子一星期 圣德太子的一星期
10
0
圣德太子一星期 圣德太子的一星期说实话,第一次听说圣德太子能同时听十个人讲话的时候,我脑子里蹦出的念头居然是:那他的一星期得忙成什么样啊?毕竟,我们普通人同时处理两三件事就快焦头烂额了。想象一下,太子的早晨可能不是被鸡鸣叫醒的,而是被脑海里同时响起的十个声音唤醒的——那感觉,简直像同时打开了十个不同频道的收音机,还都不能关掉。周一的清晨,大概是从批阅奏折开始的。阳光刚蹭过宫殿的屋檐,他的案头已经堆起了小山般的竹简。这边看着关于税收的汇报,那边耳朵还得听着遣隋使的行程安排,说不定眼角余光还得扫一下新来的朝鲜僧侣的佛经译文。这可不是简单的“多任务处理”,我觉得这简直是一种精神上的“杂技”。他的大脑得像一个超级灵巧的杂耍艺人,同时把好几个球稳稳地抛在空中,一个都不能掉下来。光是想想,我就觉得自己的太阳穴有点突突跳了。到了周三,或许是他接见各方使臣的日子。大殿里,不同口音、不同诉求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人抱怨灾情,有人请求封赏,有人争论佛理。圣德太子得坐在那儿,面容平静,一边听着A使臣诉说航路的艰险,一边理解B大臣对水利工程的担忧,同时还得对C法师提出的某个深奥经文概念微微颔首。这需要的不仅仅是记忆力,更是一种极致的同理心和快速切换频道的能力。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有个内在的“声音调节器”,能把重要的信息自动放大,次要的变成背景音?唉,要是我开会时能有这本事,该多好!周末?他恐怕根本没有“周末”的概念。制定“冠位十二阶”,撰写“十七条宪法”,还要潜心研究佛法……这些开创性的工作,哪一件不是在无数个并行的思考碎片中挤时间完成的?他的时间不是线性的,而更像一张纵横交错的网,每根线上都挂着一件亟待解决的大事。这么一想,圣德太子的一星期,根本不是我们现代人追求的“工作与生活平衡”。那更像是一场持续不断的、高强度的脑力风暴。震撼之余,也不免让人感到一丝疲惫。成就固然辉煌,但那背后该是怎样一种惊人的精力消耗啊?所以,下次当我为自己同时要回复邮件、听会议录音还得写报告而叫苦不迭时,我大概会想起这位飞鸟时代的“时间管理大师”。然后悄悄告诉自己:看,你的“一星期”,跟太子殿下比起来,简直就是在度假嘛!这么一想,心里竟然平衡了不少,甚至还能再鼓起点儿干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