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王城之内全卡 游戏王混沌力量城之内篇
4
0
游戏王城之内全卡:重温混沌力量中的热血与遗憾说真的,现在提起《游戏王:混沌力量》城之内篇,我脑子里最先冒出来的不是哪张变态卡,而是那个夏天——我窝在电脑前,风扇呼呼地吹,屏幕上的城之内克也咧着嘴傻笑,一副“老子就是运气好”的嚣张样。这款游戏啊,说是“混沌力量”,可对我来说,它更像一盒塞在床底下的旧卡组,掸掸灰,扑面而来的全是年代感。城之内篇的“全卡”设定,在当时简直像开了金手指。你想想,不用攒零花钱抽卡包,不用和小伙伴磨破嘴皮换卡,一开始就能用城之内的招牌卡组,甚至能慢慢解锁所有卡牌。这感觉,就像突然拥有了玩具店仓库的钥匙,爽是真的爽。但问题也在这儿:当所有卡唾手可得,抽卡时那种心跳加速的期待感,反而淡了。我记得有次为了抽“真红眼黑龙”,在游戏厅模式里刷了整整一下午,可在这部里,它只是卡库中安静的一员。方便是方便了,但总觉得少了点“赌上灵魂”的劲儿。不过话说回来,城之内的卡组风格实在太有辨识度了。他的卡组,就像他本人——莽撞、热血,带着点赌徒式的疯劲。“时间魔术师”转盘的声音现在还记得,成败一念间,刺激得手心冒汗;“闪电之战士”劈下来那一刻,屏幕都在震动,中二之魂能燃一整天。这些卡不是冷冰冰的数据,它们有性格。你会觉得,“宝贝龙”就是城之内那个憨厚跟班,“寄生虫」则偷偷使坏……这种拟人化的魅力,让打牌变成了角色扮演。但这款游戏也不是没槽点。剧情流程短得像打了个哈欠,对手的AI时而天才时而智障,有时候你费劲组了套连锁,电脑却莫名其妙卡壳,赢得毫无成就感。更别说那坑爹的“三神卡”设定——明明卡图躺在目录里,却怎么都弄不到手,逼死强迫症啊!我当年对着攻略翻来覆去试,结果发现是版本阉割,那种憋屈感,现在想想都郁闷。这么多年过去了,新作层出不穷,特效炫到眼花,可我还是会偶尔点开城之内篇。为什么?大概因为它不完美。它的粗糙里有一种手工感,就像旧卡牌边缘的磨损,提醒你这是个有温度的故事。它不够平衡,不够精致,但当你抽出“恶魔的骰子”,看着点数决定胜负时,会突然明白:这就是城之内啊,那个靠着运气和友情一路狂奔的赌徒。所以,如果你问我这款游戏到底值不值得回味。我的答案是:它像一包泛潮的干脆面,口感可能不如现在零食酥脆,但里面附赠的卡牌,印着的是整个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