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歌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军歌歌词是什么

nazhan 3 0
战歌远征军:那首在历史尘埃中依然嘹亮的军歌我最早知道中国远征军,是从外公那本泛黄的相册里。照片上的年轻人穿着粗布军装,眼神里有种我从未见过的光。外公总念叨着他那位去了缅甸再没回来的堂兄,说他们出发前唱着一支歌,调子很高,听着让人鼻子发酸。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在想,究竟是怎样的旋律,能陪着那些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走向那片陌生的热带雨林?说起远征军的军歌,其实并没有一个“官方标准答案”。历史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炮火连天的岁月里,战士们传唱的不止一首。但若要说哪首最广为人知,大概要数那首气壮山河的《知识青年从军歌》了。你听它的歌词: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开篇就是一股少年意气扑面而来。用今天的话说,这简直是一群古代“顶流”英雄的励志混剪。终军二十岁就请缨擒王,班超投笔从戎平定西域——这些历史人物成了当时知识青年的精神偶像。我仿佛能看见,一群戴着眼镜的学生兵,在闷热的丛林里,用略带沙哑的嗓子吼出这些句子,给自己壮胆,也给同伴打气。歌词中间部分更绝,把那种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你说他们不懂害怕吗?怎么可能。都是血肉之躯,谁不眷恋家乡的安宁?但“国危若累卵”五个字,像山一样压在心头。那种“舍我其谁”的担当,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力量。我特别喜欢“岂让儒冠误此生”这一句,它把读书人的那点清高和傲骨,全都化成了奔赴国难的决绝。等我真正去到云南腾冲的国殇墓园,站在那密密麻麻的墓碑前,才真正听懂了这首歌的重量。细雨蒙蒙的天,墓碑上的名字被雨水冲刷得有些模糊。我忽然想起歌词里的那句“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那一刻,我好像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他们真的就这样扔下书本、告别亲人,唱着歌走向了九死一生的战场。所以你看,这支军歌从来不只是几句歌词。它是穿越时空的号角,是那些年轻生命存在过的证明。每次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我总觉得,那些沉睡在异国他乡的灵魂,似乎又随着歌声一起,完成了一次悲壮而光荣的远征。也许,最好的铭记,就是别让这些声音被时间淹没,你说是吗?

标签: #中国远征军 #远征军 #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