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老板 只有这样考虑问题

nazhan 3 0
干掉老板 只有这样考虑问题说实话,第一次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我自己都吓了一跳。不是真的要去动手,你懂的,而是那种受够了之后在脑海里上演的、带着点叛逆快感的内心戏。老板就坐在离我工位不到五米远的地方,他的声音——那种刻意拖长的、带着点不容置疑腔调的声音——总能精准地穿透我的降噪耳机。“这个方案,我觉得……嗯……还得再想想。”又是想想!我的咖啡已经凉了,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显示晚上九点半,窗外城市的灯火亮得有点讽刺。你说,为什么我们总会不自觉地被“老板”这个角色牵着鼻子走?他的一个皱眉,能让我一整个下午心神不宁;他一句含糊的表扬,又能让我像打了鸡血一样多干两小时。我们好像把自己情绪的遥控器,亲手交到了他手里。这感觉糟糕透了,就像穿着一双不合脚的鞋在跑马拉松,每一步都别别扭扭,还担心随时会摔跤。所以,我说的“干掉”,根本不是字面意思。那太低级,也太危险。我想的是,如何在心态和策略上,彻底摆脱这种被动的、近乎“寄生”的状态。你得想办法把这个巨大的、时常令人焦虑的影子从你的职业生涯里挪开。我有个朋友,之前简直活在老板的阴影下。老板喜欢午休后开会,他就从来不敢安心吃午饭;老板对PPT的配色有近乎偏执的要求,他就能花半天时间调整一个箭头的弧度。后来他换了工作,你猜怎么着?新老板是个完全不同的风格,他之前练就的“神功”几乎全废了。他恍然大悟:原来他一直在为“一个”老板打工,而不是为“自己”的履历打工。这个跟头摔得可真疼,但也真值。说到底,我们要“干掉”的,是那种把个人价值完全寄托于上级评价的思维定式。你得成为你自己这艘船的船长。老板是什么?他可能是沿途的一个灯塔,也可能是暂时需要借助的一阵风,甚至是一段需要小心绕开的暗礁。但他绝不该是掌舵的人。你的方向感,应该来自你内心的罗盘——你的技能增长了吗?你的作品集更漂亮了吗?离开这个平台,你还能剩下什么?当我开始这么想,事情就变得有趣多了。老板的批评?好啊,我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掉,然后把那些不必要的情绪垃圾通通倒掉。老板布置的离谱任务?行,我把它看作一个极限挑战,看看能不能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偷偷塞点我自己想学的技能进去。这么一来,主动权好像一点点又回到了我手里。那种感觉,不是扬眉吐气,而是一种深层次的踏实: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当然不容易,需要点“演技”,更需要强大的内心。你得在表面上维持必要的职业化,同时在心里给自己划出一块“自治领”。慢慢地,你会发现,老板的声音没那么刺耳了,他的脸色也没那么重要了。因为你清楚地知道,你所有的努力,最终都是为了武装自己,为了在某一天能平静地、有底气地对任何不合理的状况说“不”。或许,真正的“干掉老板”,就是当他再也无法左右你的情绪、再也无法定义你的价值时,你就在精神上获得了真正的自由。那感觉,比加薪还爽。

标签: #干掉 #考虑 #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