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在受到伤害时 女娲补天优秀读后感

nazhan 4 0
当女娲受伤时:补天背后的疼痛与温柔读《女娲补天》这么多年,我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女娲受伤的时候,谁会为她疗伤呢?你想啊,天塌了,洪水滔天,猛兽食人,整个世界乱成一锅粥。女娲肯定也是血肉之躯吧,她炼五色石的时候,滚烫的岩浆会不会烫伤她的手?托举巨石补天时,沉重的石头会不会压弯她的脊背?我猜一定会的。可故事里从没说过她喊疼,也没提过她流泪。这让我想起我的外婆,小时候家里穷,她总是把好吃的留给我们,自己啃着冷馒头,还笑着说“不饿”。现在想想,女娲大概也是这样,把疼痛藏在了神话的光环后面。真的,这次重读让我特别有感触。女娲补天哪是什么超级英雄片,分明是一个受伤者在拯救世界。她累得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还得一块接一块地炼石、补天。这种场景多熟悉啊,就像我们身边那些默默扛起责任的普通人。去年疫情严重时,我楼下的社区医生,自己发着烧还在给居民送药,走路都打晃。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什么是“女娲精神”——不是不会受伤,而是带着伤也要把该做的事做完。说起来,神话里总是轻描淡写地说女娲“斩鳖足撑四极,杀黑龙平冀州”,好像不费吹灰之力。可我总觉得,她每杀一条恶龙,心里都会颤一下吧?毕竟是她亲手创造的世界,如今却要亲手毁灭其中的一部分。这种矛盾的心情,像极了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得不做的那些艰难选择。记得我辞去第一份工作时,明明知道留下更轻松,却还是咬牙选择了离开。那种纠结和痛苦,大概就是女娲举起补天石时的心情——明知道会受伤,但必须这么做。最打动我的是,女娲补天不是为了当英雄,而是出于一种本能的责任。就像母亲看见孩子摔倒会立刻去扶,那种反应根本来不及思考得失。这种爱不是高高在上的神性,反而特别接地气。它让我想到,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女娲——当生活出现裂痕时,我们会本能地去修补;当身边的人需要帮助时,我们会忍不住伸出援手。这种看似普通的行为,何尝不是一种“补天”呢?合上书,我忽然觉得女娲离我们并不遥远。她可能就是那个熬夜加班的程序员,在代码的海洋里修补系统的漏洞;可能是那个在深夜里改教案的老师,试图用知识填补学生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可能是每一个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修复着生活中各种小缺口的普通人。原来,补天不一定需要惊天动地。当我们带着自己的伤口,依然选择去温暖他人、修复世界时,我们就已经是女娲了。这或许就是神话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启示——英雄不是不会受伤的超人,而是明知会受伤,却依然选择勇敢去爱的普通人。

标签: #女娲 #女娲补天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