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0
被侵蚀的黑枪族部落 被侵蚀的黑枪族部落是何原因部落命运将如何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听说黑枪族部落时的情景。那是在一位老旅行者的口中,他眯着昏花的眼睛,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敬畏。“他们啊,是山脊上的影子,是握着黑曜石长矛的守护者。”可如今,再提到黑枪族,那股子神秘与力量感,似乎正像被雨水不断冲刷的古老壁画,色彩剥落,轮廓模糊。唉,怎么说呢,一种显而易见的侵蚀,正悄无声息地包裹着这个曾经强悍的部落。到底是什么在啃噬着他们的根基?说实话,原因复杂得像一团乱麻,但有几股力量格外刺眼。最要命的,恐怕是外面世界的疯狂拉扯。柏油路像一条冰冷的巨蟒,硬生生钻透了祖辈守护的密林,带来了光怪陆离的玩意儿和一种叫“效率”的魔鬼。年轻人的心被勾走了,他们盯着手中发亮的小方块,觉得比抚摸冰冷的黑曜石长枪要有趣得多。传统的狩猎?来钱太慢,也太辛苦。部落里最棒的猎人巴特尔,他的儿子去年跟着路过的商队走了,据说在城里餐厅端盘子。巴特尔摩挲着那杆传承了三代的黑枪,眼神空荡荡的,那杆枪寂寞地靠在墙角,仿佛在低声叹息。人心散了,魂儿就丢了,这难道不是最可怕的侵蚀吗?再加上,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在变脸。我记得几年前路过部落边缘,那条被称为“母亲河”的溪流还清澈见底,现在却泛着一种不健康的浑浊。林子变稀了,野兽的踪迹也难得一见。土地仿佛病了,变得贫瘠而沉默。当一个部落连脚下的土地和呼吸的空气都变得陌生时,那种来自根基的动摇,是任何勇气都难以抵挡的。这就像一棵大树的根须正在腐烂,表面的枝叶又能茂盛多久呢?哦,还有他们自己内部的挣扎。老一辈人死死抱着规矩不放,认为任何改变都是背叛。而年轻人呢,被外面的风吹得心痒难耐,觉得老一套简直束缚得让人喘不过气。祭典的仪式一年比一年简陋,那些古老的歌谣,会唱的人掰着手指都数得过来了。我亲眼见过一次祭典上,一位长者吟唱祷词时,下面几个半大小子在偷偷挤眉弄眼。那种文化传承上的断裂,像一道无声的裂缝,正在从内部瓦解这个部落的凝聚力。那么,黑枪族部落的命运将走向何方?一想到这个,我心里就沉甸甸的。说真的,前景不容乐观。照这个趋势下去,也许用不了一两代人,“黑枪族”可能就只剩下一个空名,一个旅游手册上用来吸引游客的标签。他们的黑枪会成为博物馆玻璃柜里冰冷的展品,他们的故事会变成作家笔下被浪漫化的小说情节。这是一种缓慢的、文化意义上的消亡,安静得令人心痛。但话说回来,难道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吗?我也并不完全悲观。我总记得部落里那位叫苏伦的姑娘,她去了外面读书,却每个假期都回来,用相机记录老人的手艺,用新的方式整理那些即将失传的故事。她说,她不想让部落的记忆死掉。或许,真正的生机不在于完全封闭自己,也不在于全盘抛弃过去,而是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就像一棵被风雨侵蚀得歪斜的树,只要还有一根坚韧的根系抓着土壤,就有可能迎着阳光,长出新的、意想不到的形态。黑枪族的命运,终究还是握在他们自己,尤其是那些心系故土的年轻一代手里。是任由侵蚀的力量将部落的轮廓彻底磨平,还是在这场看似必败的战役中,为黑枪寻找到在这个时代存在的全新意义?这场静悄悄的战争,结局未卜,但每一次微弱的抵抗,都值得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