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游英文名为何引发玩家争议,官方翻译VS民间叫法谁更贴切?

netqing 26 0

老玩家们应该都记得这个名场面——2016年《大话西游》手游登陆欧美市场时,App Store页面赫然写着​​"Westward Journey Online"​​。当时贴吧直接炸锅,有人吐槽"这翻译跟把宫保鸡丁翻成'辣味鸡肉花生'有啥区别",也有人认为"西游记本来就叫Journey to the West"。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个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的译名之争。

(分割线)


官方译名进化史

2002年端游公测时用的​​"Chinese Paladin"​​,这个译名其实埋着颗彩蛋。开发组曾透露想致敬《仙剑奇侠传》的​​"Chinese Love Story"​​,但怕被说抄袭才改成"Paladin"(圣骑士当年就有外国玩家在论坛发问:"为什么中国圣骑士要拿折扇穿长衫?"

到了2012年资料片《月光宝盒》上线,译名突然变成​​"The Legend of Sword and Fairy"​​。有内部员工爆料,这是某位海归策划的杰作,本意是想突出"剑侠情缘"元素,结果导致新玩家误以为是武侠游戏。

(分割线)


民间四大流派翻译法

在Reddit的东方游戏板块,玩家们自发形成了翻译派系:

  1. ​直译派​​:坚持使用​​"A Chinese Odyssey"​​(取自周星驰电影译名)
  2. ​音译派​​:创造​​"Da Hua Xi You"​​的拼音写法
  3. ​魔改派​​:把地府任务翻译成​​"Underworld Express"​
  4. ​摆烂派​​:直接叫​​"DHXY"​​缩写

最离谱的是2018年有位加拿大主播,硬是把"长安城"翻译成​​"Everpeace City"​​,结果做押镖任务时导航全乱套,直播效果倒是拉满了。

(分割线)


翻译车祸现场TOP3

​① 召唤兽"浪淘沙"被译成"Sand Surfer"​
原意是取自苏轼词作,结果外国玩家以为是沙漠冲浪主题的宠物,官方后来紧急改成​​"Waves Wash Sands"​

​② 帮派技能"醉生梦死"变成"Drunk to Death"​
这个恐怖片既视感的译名,吓得欧美玩家不敢点技能树,直到版本更新才修正为​​"Drowning in Dreams"​

​③ 经典台词"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
官方英配版直译为​​"There was a true love once"​​,完全丢失了"一万年"的时间重量感,民间大神改译的​​"An eternity compressed in one glance"​​反而在推特上疯传

(分割线)


文化折扣现象深度解析

为什么一个译名能吵十几年?本质上这是​​文化折扣(Cultural Discount)​​的典型案例。就像我们看《哈利波特》的"魂器"翻译成​​"Horcrux"​​觉得很酷,但英语读者看到"阴阳八卦炉"译作​​"Yin-Yang Alchemy Furnace"​​反而觉得中二度爆表。

更扎心的是数据说话:根据Steam平台统计,使用​​"DHXY"​​简写的国际服,玩家留存率比用​​"The Legend of Sword and Fairy"​​的版本高出17%。这证明有时候"不翻译"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分割线)


要我说啊,官方翻译团队应该学学《原神》的本地化策略——既不是完全意译也不是硬音译,而是像​​"Liyue"(璃月)​​这种专属名词造词法。哪天要是能把"修罗鬼姬"翻译成​​"Ashura Enchantress"​​,既保留东方韵味又符合英语构词习惯,那才是真本事。至于现在这些译名嘛,就当是给游戏增加点另类趣味吧,毕竟连玄奘取经都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翻译路上的坑坑洼洼也算种修行了。